“全国诗人半在湘”,湖湘文化所具有的最鲜明的特征即是其内涵的“诗性”。双溪书院则以其独特的山水人居的方式——依山取势,临溪而居,分合布局,错落有序——来重新诠释这一诗性。在这里,似乎建筑设计中所有物理空间的构想都应当被赋予某种情境:游山、访古、寻幽、高卧、倚竹、观鱼、濯足、鼓琴、品茶、焚香,这些诗意的片段都自然的再现,并又被自然而然的重新置入当代人文精神与生活之中,展现出新的“诗性”。正如海德格尔所倡导的:“正是诗意首先使人进入大地,使人属于大地,并因此使人进入居住。”在此地,诗意成为最自然的生活,也成为禅境与超然的场景。

这一诗意的诉求使建筑设计在一开始就被赋予了一种明确的画面感。一方面,如何让建筑真正的融入环境,从而加强这种场景感而不会破坏它,成为前期“规划”的一条基本准则。说是规划,实则更像一种随地形变化的自然的“安排”——几条枝杈状的11-14米宽的溪谷向不同的方向蜿蜒,建筑就被契入山谷之中,只呈现出谷口的一个立面。于是,双溪书院的七个单体建筑,除了接待大堂(也做餐厅)和茶室两个公共功能的建筑外,都被分别隐藏在四条张开的山谷内,互不相望,各自以各自独特的视角存在,这种关系有些像传统山水画中的散点透视,每个局部自成一体,又能够“拼贴”成一幅完整的画面。

另一方面,在建筑的风格样式上,双溪书院的建筑是运用现代的建筑材料和结构技术来体现地域传统建筑意向的尝试。从内天井的结构布局,到木构构架与高耸的白墙,连续的灰瓦坡顶,到石、木、瓦等材料肌理,这些建筑设计的形象生成既来源于当地的传统民居建筑,同时也是对更广义的中国南方民居的建筑符号的片段提取和抽象提炼。在建造上,除了常规的混凝土框架作为基础结构,还使用了大量的竹钢,铝板金属屋面,和一部分GRC(玻璃纤维加强混凝土)材料,这些材料的组合也对施工工艺提出了新的要求。在风格上,双溪书院的七个单体建筑,总体有相似的元素,但又因山势而样貌迥异,各有特点。

建筑形式

接待堂

山谷的场地限定了人的视线,这使人在游览建筑时只能从特定的角度开始。在这些特定视角形成的“画面”中,近景可能是几棵树或一丛竹林,远景则是向两侧蜿蜒升高的山脊,这使建筑自然成为画面中的中间层次,也使其立面的平面形态超越了体量本身,变的更加重要。

接待堂的设计,顶部是一条向下弧的屋檐线,立面是被概括的竖向的线条。尽管传统建筑的典型的灰瓦的大坡屋顶被取消了,但檐口以下由层层的椽子向立柱传力的基本结构意向还能够表达出和传统结构的一种关系。其他侧立面则是正立面的直接复制,最终形成一个围绕“天井”的正方形布局。总体形态上,这个“回”字形的结构是启发自传统平江地区的民居内天井的布局形态的。接待堂向四周翘起的屋檐是对周边天际线的最好呼应,也为室内带来更好的光线和更通透的观景效果。

结构分析

西侧连接接待大堂的部分,是一个几乎完全契入山体的部分,主要布置了厨房、餐厅包间、小展厅等辅助功能。一个巨大的单坡屋顶顺山势倾斜,与接待大堂的屋顶形成叠落的关系。为了达到更轻薄的形体效果,建筑主体采用竹钢搭建,竖向的立柱每根都为承重住,从而达到均匀受力的效果。“柱”与“梁”的连接部分采用简单的交错堆叠起来进行构造的方法,使其在形式上产生出类似斗拱结构的效果。而屋顶则采用GRC预制板,直接“平落”在竹钢框架上;屋顶面层采用金属瓦,而非传统瓦,这些做法都极大的减轻了屋顶重量,使整体结构轻量化,更传达出一种具有现代气质的南方建筑的秀美。

室内效果

平面图

 

茶室

茶室东侧立面在布局上与接待堂东侧立面形成一条轴线,以求得在主要视点透视线上的连贯性。茶室的总面积为109平方米,是一个 “L”形的半围合院落,一端契入山体,另一端延伸并挑出到池塘上空。转折处的屋角约8米高,指向东南向的天空。这个“屋角”成为三条山谷会合处的空场的标识物,也成为和接待堂呼应的轴线上的制高点。屋面连续向两端陡降,形成一个狭长的内斜屋顶。立面通高的玻璃幕墙不仅带来了更宽阔的视觉体验,还给室内提供了充足的自然光线。

平面图